音乐和音乐人的八卦拉扯到一起,是个挺无奈的事。熟悉汪峰音乐的人都知道,这两年他一直做着非常反市场、反常规甚至反商业的行为,上一张《生无所求》,两张CD二十五首歌,这次《生来彷徨》还是双CD,19首歌。假如真的要维持曝光率,把这几十首歌拿来半年出一张EP,然后再出精选集,再出remix版不就好了么?保管隔三差五就能“上头条”。内地有多少歌手是不停出单曲,多少年都不见专辑,靠几首口水歌唱足十年,倒是汪峰,这个一直被某些人所鄙视的歌手,一直在踏踏实实、认认真真的做着新唱片,用新的音乐来给喜欢听他歌的乐迷。
至于说汪峰的歌曲里虚无缥缈、心灵鸡汤一样的字眼太多,甚至还有好事者把这些词都列出来,形成表格,可以自己组合填词,这种娱乐一下的东西拿来作为谩骂汪峰 的依据,是完全没有道理的。早在五年前就有“宋词生成器”这样的软件出现,编辑者把所有宋词录入,按照形容词、名词、情绪等分门别类,也可以自己生成,那 你因此就能说苏东坡的词也是空洞无意义的?艺术这门事情,拿数理化去生搬硬套,娱乐一下可以,非要当真,就没意思了。苏东坡能写出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”,汪峰同样也有“我将在今夜的雨中睡去,伴着国产压路机的声响,伴着伤口迸裂的巨响”这样振聋发聩的歌词。这些充满了思索,纪录一个时代伤痛 的语句,在汪峰的音乐里一直存在,只是那些以为汪峰只会唱《我爱你中国》的人不知道罢了。那些调侃的人,本来就不知道汪峰究竟唱过些什么,但是如果真是一个尊重音乐的人,其实音乐也会尊重你。
从鲍家街43号的日子,到如今中国好声音的导师,汪峰变了吗?当然变了。二十年了,他怎么可能不变,你不也一样变了吗。谁为了生活不变?当年那个喝着可口可乐、看着CCTV的李建国,如今想必也已经人到中年,吃着卤煮炒肝,喝着豆汁啃着油条大饼,逛 着地安门的菜市,穿梭在面目全非的鼓楼楼根儿那堆小胡同里继续为生计奔波,偶尔在陌生的二环路上发着呆。时代真的过得太快了,《生无所求》里那20多首歌,都过去两年了,我还没学会一半;如今,汪峰又用“生”字开题,出了新专辑《生来彷徨》。
如果说汪峰这些年的音乐风格有什么变化,在乐器编排上的确没什么进步,甚至越来越有向“流行摇滚”靠拢的趋势;不过吸引我听汪峰的歌,从来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复杂的编曲,而是他数十年如一日自己亲力亲为,包办所有词曲的音乐理念。你要说汪峰固执也可以,说他在搞行为艺术也可以,但就这点而言,国内还真没几个所谓“原创歌手”能做到。也正因为如此,我们才能在他的专辑里,完整的感受到汪峰音乐之路是怎么走的,走到哪了。
1997年第一张专辑《鲍家街43号》里,最吸引人的自然是《晚安北京》。那时候还以乐队形象亮相的汪峰,歌词里充满了压抑与阴沉;十多年后,如今的汪峰,在《生来彷徨》里让人最大的感受是——变得阳光了。从晚安北京,变成了早安中国,这样的变化,肯定会让一些人觉得不爽——你妈逼的玩摇滚乐怎么能阳光呢?怎么能不去控诉黑暗呢?怎么能不是批判社会呢?这些人早就忘记了,披头士当年给摇滚乐下的定义,是爱与和平。倒是在这个年代,许多自称摇滚歌手的还在利用揭批社会黑暗的“公知”身份招摇过市时,汪峰却依旧在每张专辑里, 实行着从第一张就贯彻的——爱与和平的音乐理念。
《生来彷徨》里还是这种阳光摇滚的风格,同名主打歌里,汪峰还在用“朋友啊,这生活会把 你的心伤烂”的语句,以和听众拉家常的方式去谈心,再用“再也别像个傻瓜一样的哭了”去鼓励你振作;再到《城市之光》里,“人们从不掩饰不安的渴望,购买 着生命中璀璨的荒凉;虚空的霓虹和超载的欲望,填满了圣徒般卑微的胸膛”的歌词,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《李建国》里对芸芸众生麻木不仁的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。只是,如今人到中年的汪峰,少了点愤怒,多了点光,所以,李建国也看到了耀眼的“城市之光”。变了吗?是变了,可我觉得,变得挺好的。
整 张专辑里,我最不喜欢的是《一起摇摆》,也许这首歌里的摇滚态度配上好声音这样的娱乐节目,实在是太违和了。但除此之外,整张《生来彷徨》,坦白说,我找不到什么可以喷的地方。小清新一点的,有《加德满都的风铃》;想躁起来的,《有什么意义》足够你HIGH了;想回味鲍家街时代的,有《泡沫人生的困惑》, 想找励志情绪的,有《不羁的生命》;想唱情歌泡妞的,也有《想念真好》??一张专辑里19首歌,摇滚能搞的风格几乎都有了,只收你35块钱,一点不像某些歌手出张走音跑调的专辑去淘宝卖500块钱一张还有一群人傻逼呵呵的买,汪峰老师一点玩虚的东西都没有,还在诚恳的做音乐,有啥不知足的。要啥自行车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