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北京首页 > 北京校园 > 文章正文
  • 【博物?科举春秋】押题的解密

    2015/5/10 0:00:00   编辑:admin  来源:北京在线
      考试要穿nike,不穿特步x;要到卧佛寺求签才能有offer,要用开过光的笔才不会算错数学题……在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高度发展的今天,仍然有同学、父母这样做,社会上仍有这样的风气。你怎样对待高考中的“迷信”,请写一篇不少800字的作文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,题目自拟。

      其实,大部分学生都知道,在考场上要对这种行为“口诛笔伐”。但发自内心地,我们倒的确需要这种精神寄托。当然,作为命题者的我,绝非希望学生们简单地发出义正辞严的批评而已,而希望大家能够思考更多更多。例如,科学技术、科学知识绝不等同于科学精神,我们这个民族从“五四”就开始讲“民主与科学”,但现在呢?这个问题,我们每个人都值得反省。再比如,同学、父母、社会风气,这三者讲“迷信”的原因各不相同,同学可能是为了跟风,父母恐怕多出于爱之期待,而社会风气则代表高考中一些问题。这两点若可以展开分析,则必然可以透过材料现象体现思考与分析的深入。而这两点的获得,其实都从材料中来:

      (1)科学技术、科学知识——引申出对于科学精神的思考

      (2)同学、父母、社会风气——引申出对于不同群体微观到宏观的思考

      此题是我在春季班讲解的独立命题之一,此处不赘述。但我相信可以引起大家足够的思考:从命题的角度解题才能“切中肯綮”,才有可能依次递进写出精准、精彩、深入、博识的文章来。这个例子只是分析了如何运用题干条件的一种形式,虽然是极重要的方法,但对于渴盼押题神技的同学们来说,这个似乎显得后知后觉。如果可以提前押中题目,那才是“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”的高人。所以,我以【时政】视角这一点,展示近几年中我在作文一题,关注的方向和方法,以飨各位读者。

      (1)2009年 北京卷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

      题目时间:2007年12月31日

      题目缘由:来自于北大校长许智宏在新年联欢晚会上深情演唱的《隐形的翅膀》。

      (2)2010年 北京卷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

      题目时间:2010年5月4日

      题目缘由:来自于五四青年节时温家宝在北大时的题字。温家宝当天来到五四的发源地,并在学生展示横幅“仰望星空”后,留下了“脚踏实地”的墨迹。

      另外,2007年江苏卷《怀想天空》、2009年云南卷《云南看云》,其实都与温家宝的一首诗有关,这首诗就是《仰望星空》。

      (3)2011年 北京卷 路特丹世乒赛的思考

      题目时间:2011年5月8日-15日

      题目缘由:中国队包揽了全部冠军,一时间引起中国及至世界的热议。

      从这一年开始,我每年都在高考结束的当天写一篇例文,应邀发在《京华时报》的教育头版上,年年如此。我的弟子往往会在高考结束的当天拿一份报纸,看看与我写作中的暗合之处。

      (4)2012年 北京卷 检修工人老计的精神

      题目时间:2012年1月12日《人民铁道》-《中国最北 “看山工” 寂寞中的守护》

      题目缘由:新闻战线“走转改”活动。

      这一年,我围绕当时中宣部部长刘云山“走转改”做了大量押题与前解,虽然没有直击“老计”,但讲过无数“老刘老李老杨”等类型人物的题目,与高考命题题旨完全一致。

      (5)2013年 北京卷 文学家与科学家谈手机

      题目时间:2013年5月15日

      题目缘由:莫言与杨振宁在北大展开世纪对话,文学与科学碰撞出无数智慧的火花,以“手机”为切入点其实观看了对话的全部-人文与科技。而“人文与科技”正是我当时所预测的作文角度,“手机”则是我在课上常常用到的例证。

      (6)2014年 北京卷 老规矩

      题目时间:2013年春节

      题目缘由:春晚时的热门词+十八大提出传统文化的软实力。

      这一年,我在高考复习的春季班中,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入手,亲自为学生命制了题目“家风”,如下:

      先修身,齐家,才能治国平天下。《朱子家训》中有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,习近平的习家“家风”:勤俭节约、讲情义。其实,普通人家也有“家风”,请结合自己对“家风”的看法,或记叙家风的故事,或议论分析。自拟题目,自定立意,不少于700字。

      此题从命题背景、题干条件、写作方法等角度完美押中当年考题。而且,我为班里学生亲手写作了例文,逐段逐句进行了写作指导。

      纵观近六年高考,有三个特点是有志于押题的老师们应该关注的:

      (1)紧密围绕当年热点事件;

      “热点”不单是吸引大众眼球的热火新闻,更多的却是政治、文化、教育方面的事件。

      (2)题目时间距离高考时间非常短,5月份是高发期;

      这一点直接体现了一个老师对于课程架构的把握能力和前瞻意识。如果秋天、寒假讲所谓“时评”,其实给学生的很可能是“史评”。

      (3)题目并非命题人所命制,大家自行思考一番。

      然而,我从来不认为押中题目是最高级,相反,我倒是坚信,没有押中题但弟子却如押中一般驾轻就熟、迎刃破解才是教学的智慧。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以下更重要的三点:

      (1)押题,终究是一种投机手段;

      吕叔湘先生曾说“任何语言都有规律,任何规律都有特例,任何特例都有原因”。其实这句话放在很多领域都颇有见地,奸商才投机取巧,然后为蝇头小利而沾沾自喜,但巨商会高屋建瓴,善于总体把握、总结规律和放眼前瞻。把机巧转化作机率,在机率中抓住机要,这不仅仅是对语文,而是我在语文教育、考试方法中看重的教学智慧。

      (2)押题,不要成为投其所好的噱头;

      前段时间我参加的那个电视节目恐怕有些同学还有印象,特别是第一个讲“非常”方法的英语老师。其实,在我看来,方法正确与否先可放下不谈,其它的问题也都可以过后再讲。只说一点,作为一名老师,在选择你的教学方法和方向时,是不是如果学生需要这样的技巧,你就讲这样的技巧呢。需要,特别是大众的需要,可能是美好的、真诚的,但也可能是低俗的、荒谬的。教师要做的是清醒的带领,而绝不是一味的迎合,更不是投其所好。

      (3)押题,给出的不是单纯的结论。

      很多老师喜欢说,考的我都讲过。其实,更难做到的可能是,讲的全都考了。一轮复习在暑假和秋天,做加法、做乘法,注重弟子们知识的横向扩展、能力上的举一反三;二轮复习在寒假,做减法,纵向分析命题思想和知识板块的联系;三轮的春季复习,做除法,把握趋势、总结规律、紧握核心,这是我多年教学的思想方法。

      当春季最后一轮复习,我开始押题的时候,给出的不是一道我命制的题目,虽然这样的工作已经饱含智慧,但我更愿意给出押题因由,更关注与弟子们共同观察、共同思考、共同解答的过程。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押题,因为押中的不单是题面,更是题旨。最终,关注学生观察、思考、解答能力的塑造,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。赢得的不单是分数,更是解决问题和思索答案的智慧。凭借这样的方式,的确可以实现,弟子在考场举一反三、左右逢缘。

      此文是我为2015年春季高考班的学生们写的一篇寄语,也是亮剑高考网络版的讲稿。今年由于家事,不能现身为大家押中一模,那么各位去看能够随时回放的网络版也是极好的。今天下午,我的助理老师还说起,我周日的下午班也已经突破160人,再加座连桌子都没有。我希望大家不单单是为听押题而来,如果是的话,那一定要报上私播课,因为那个讲得更具体些。从私心的角度说,我一定把我费尽心机的独立命题留给我班里的学生,倒不单是版权,这是义务和责任。当然,就是为押题而来的话,你们是不会失望的。毕竟作为一个培训机构的老师,我不能太理想主义。然而,请你们坚信,一个仰望星空的老师,能够带领你们在大地上找到方向。
    • 如何合理规划平行志愿的结构

      如何合理规划平行志愿的结构

      9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《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中关于改进录取方式中提到:改进录取方式。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。
    • 方展画:教育改革要有“弯道超车”的意识

      方展画:教育改革要有“弯道超车”的意识

      我们处于改革开放的年代,改革开放意味着创新,什么叫创新?创新就是走弯路。传统是一直按照原来的思路模式走下去,越走越快,越走越远。与之相反,创新肯定是弯道。现在讲拐点,就是把原来的否定,找一个增长点。改革是跨越式发展,讲通俗一点是超车。现在教育改革要有弯道超车的意识,可是当学校想走另外的道路、弯道超车的时候,就碰到了制度障碍。
    • “采花大盗”7年盗窃36起 作案爱穿红色唐装

      “采花大盗”7年盗窃36起 作案爱穿红色唐装

      今年4月,奉节县城发生一起偷盗案,涉案金额达8万多元。据称,失窃的是奉节城内一家茶楼,时间发生在深夜。该茶楼报警称,失窃物品中还有不少集邮册及老版人民币等,无法预估市场价。
    • 问题少女频换男友离家出走自残自伤为求关注

      问题少女频换男友离家出走自残自伤为求关注

      儿童节刚刚过去,但对一些刚刚走出青春期的“问题女孩”来说,很难再找回儿时的快乐和童真。在团市委与白云心理医院合作成立的青少年心理干预中心,有几十个女孩在此接受治疗,她们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。
    • 8旬夫妻相约自杀演真实版“梁祝” 1人被救起

      8旬夫妻相约自杀演真实版“梁祝” 1人被救起

      前天早上7时30分,中山古镇镇海洲两位80多岁的老人,手牵手一起走进河中,相约共赴黄泉,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“梁祝”。随后,阿公、阿婆被赶到现场的民警救起,但阿婆被救起时已溺水身亡,阿公被救护人员救活。

    关于我们 - 版权声明 - 广告服务 - 网站地图 - 会员专区 - 客户服务 - 疑难解答 - 联系我们
    Copyright© 2007-2019 www.bjol.com.cn 北京在线 版权所有
    全国热线:400-664-0084 爆料QQ:165687462
    中国·北京 粤ICP备15080520号